灭火器的放置需遵循 “靠近火灾风险点、易取用、不影响疏散” 的核心原则,同时结合场景的火灾风险类型(如电气火灾、液体火灾、固体火灾等)选择对应类型的灭火器,并合理布局。以下是不同场景中灭火器的典型放置位置及依据:
一、家庭场景
家庭火灾多源于厨房用火、电器短路、易燃物(如窗帘、衣物)引燃,放置需兼顾 “日常高频风险点” 和 “逃生路径”:
厨房(核心风险点)
靠近灶台但远离明火(避免被直接烘烤),如橱柜下方、操作台角落,方便扑救油锅起火、燃气泄漏初期火灾。
建议选择干粉灭火器(ABC 型,适用油、电、固体火灾)或水基型灭火器(灭油火更安全,不易复燃)。
客厅 / 卧室门口
放在玄关柜、沙发旁或卧室门后,靠近逃生通道(如房门、楼梯),方便火灾时逃生前顺手取用,扑救初期电器火灾(如插座、电视机)或家具引燃。
车库 / 储物间
若存放汽车、电动车、汽油 / 酒精等易燃品,需在车库角落或储物间门口放置灭火器,应对车辆自燃、化学品引燃等风险。
二、公共场所(商场、酒店、办公楼等)
人员密集且功能复杂,需覆盖 “疏散路径” 和 “高风险区域”,符合消防规范(如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》GB 50140):
疏散通道关键节点
楼梯间入口、走廊转角、电梯口附近(距电梯口≥5 米,不堵塞疏散通道),确保人员疏散时能快速取用,扑救通道内的初期火灾(如电线短路、杂物引燃)。
每层灭火器配置点间距:一般场所≤20 米(如办公楼走廊),危险场所(如餐饮区)≤15 米。
高风险功能区
配电室、机房(电气火灾风险):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(不损伤设备),就近墙面固定(如配电柜旁)。
餐饮区、食堂厨房:与家庭厨房类似,靠近灶台或燃气管道,优先水基型或干粉灭火器,避免使用二氧化碳(低温可能冻伤油脂)。
会议室、影音室:电器密集(投影仪、音响),放在门口或设备旁,应对电器短路火灾。
商场柜台 / 店铺:每个独立店铺内至少 1 具,放在收银台附近或店铺门口(方便店员快速取用),尤其售卖易燃品(如化妆品、衣物)的区域需加密。
三、工业 / 生产场所(工厂、仓库、实验室等)
火灾风险高且多为专业领域(如化学品、高温设备、易燃原料),需针对风险类型精准布局:
车间 / 生产线
靠近易燃原料堆放区(如木材、布料、化学品储罐)、高温设备(如熔炉、焊接工位),每 50-100㎡至少 1 组,确保操作人员 30 秒内可取用。
若涉及液体燃料(如机油、柴油),需额外配置抗溶性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;涉及金属火灾(如铝、镁),需专用 D 类灭火器。
仓库 / 储物区
沿通道两侧每隔 20-30 米放置,尤其靠近堆垛(如纸箱、塑料、化学品),避免被货物遮挡。
危险品仓库(如存放油漆、酒精、氧化剂)需单独分区,灭火器与存放区的距离≤15 米,且使用防爆型放置架。
机房 / 控制室
服务器机房、配电房、消防控制室等,需在门口及设备周边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(不导电、不残留),避免用水基或干粉污染设备。
四、交通工具及特殊场景
机动车
私家车:放在后备箱易取用位置(如备胎旁),建议车载干粉灭火器(小型,1-2kg),应对车辆自燃(电路、油路起火)。
公交车 / 出租车:固定在驾驶座旁或车厢中部(如扶手旁),方便司机或乘客快速取用。
公共交通枢纽
地铁站、火车站、机场:在站台、候车区、通道拐角处,结合消防栓位置布置,每 100-200㎡1 组,应对电器火灾或乘客携带物品引燃。
娱乐场所
KTV、影院、健身房:在包间门口、走廊、前台附近,因人员密集且可能有易燃装饰(如地毯、窗帘),需确保灭火器显眼(贴荧光标识)。
通用放置要求
易取用性:底部离地面≥0.15 米,顶部≤1.5 米(儿童、老人可触及),避免上锁、被杂物遮挡,标识清晰(如 “灭火器” 指示牌)。
环境适配:避开潮湿(如浴室)、暴晒(如汽车前挡风)、高温(如暖气旁),防止灭火器锈蚀、药剂失效(干粉怕潮,二氧化碳怕高温爆炸)。
匹配风险:不同火灾类型对应不同灭火器(如电气火灾忌用水基,液体火灾忌用二氧化碳),避免错用导致火势扩大。
通过以上布局,可确保火灾初期(3-5 分钟内)能快速取用灭火器,有效控制火势,减少损失。同时需定期检查(每月一次),确保压力正常、无锈蚀、有效期内。
|